![]() |
|
网站首页 | 言情小说 | 都市小说 | 玄幻小说 | 武侠小说 | 科幻小说 | [历史军事] | 网游小说 | 名著杂志 | 小说排行榜 | 完本小说 |
网站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势分三足鼎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三国往事闲弹 |
第124节日期:2010-03-19 21:14:20
四十六天步艰难——算一算三国的经济账 中 老百姓耕种土地,获得了收成,大致有三种用途:自己吃、在市场上销售、上交朝廷规定的各种赋税。汽车上路跑,先把油喝饱,没有油,汽车只能趴窝。权力机器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油料,就是从民间征收上来的赋税,以及其他杂役。 汉朝政府对民间的财物征收主要有两大块:田租、赋税,再加上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税。田租就是土地收益,汉朝的田租比较轻,西汉初年规定百姓只须交纳总收入的十分之一,以谷物结算。汉景帝更是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,“三十税一”。东汉光武帝时,又恢复了“三十税一”的制度,天下大治。 赋税主要是指算赋(成年人交纳的税金)和口赋(未成年人交纳的税金),就是俗称的人头税。此外还有赀金(家庭财产税),均以货币结算。在算赋之外,还有一种附加的收税方式,就是“更赋”。 因为成年人通常要承担国家下达的劳役任务,这是法定义务。如果经济条件好的成年人不想劳役,也有变通办法,就是可以出钱交给朝廷,以钱代役,你的劳役任务就免了。朝廷可以通过征收上来的更赋钱,另雇他人完成劳役。 算赋、口赋的制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,随意性很大,老百姓苦不堪言。本来种粮就没多少收成,被官府砍去了一部分之外,还要交纳人头税。第一个废除人头税的,不是别人,正是一代枭雄曹操。 人头税是按个人计算的,一户有五人,就要交五份人头税,以此类推,这样的收税方式对人口多的家庭是非常不公平的。曹操废止人头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,一是维护相对的社会公平,曹操曾经明确说过:“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”就是针对人头税讲的。 另外一个原因:人头税是以货币结算的。但自东汉末年董卓废罢五铢钱,别铸小钱以来,钱币质量大大降低,造成了“货轻而物贵”的局面。钱币的混乱必须造成物价飞涨,当时一斛谷子值五十万钱,一斛豆麦值二十万钱。那时有钱不如有粮,所以此后几十年里“钱货不行”,货币流通基本废止。 在这种情况下,征收实物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。收上来货币,又不能吃铜钱,还是要用钱来购买实物。与其这样麻烦,不如直接征调实物,公私两便,何乐不为。粮食的征收有田租这一块,所以实物征收主要是绢布。历史上称这种用征收实物取代人头税的方式为“户调”。 户调改变以个人为单位计算的征收模式,而是以家庭(户)为单位。东汉建安九年(公元204年),曹操平定河北后,下达了历史上第一道户调令。曹操规定以后每户除了田租之外,另外只须交纳二匹绢、二斤棉。每匹绢的市值大约是多少?粗略算一下,汉魏时代,每匹绢约等于五石谷子的价值。一户普通百姓一年上交五石谷子,不算多,比人头税厚道多了。 其实早在建安五年,曹操就在统治区试行了户调制度,效果不去,然后正式推行。曹操严格约束官府,“他(物)不得擅兴发”,曹操现在需要最大限度的收买人心,人心稳不稳,先看老百姓能不能活下去。 另外,曹操还减轻了田租,规定每亩可耕地上交四升谷子。古制:十升为一斗,十斗为一斛,每亩征四升,已经算得上是薄徭了。曹操统一河北之后,中原地区的农业出现了恢复性增长,和曹操实行的薄徭轻役政策有很直接的关系。 与曹魏隔江对峙的东吴政权,并没有实行户调制度,而是继续实行算赋和口赋的征收方式,所以东吴百姓的负担最重。三国的历代统治者中,东吴的统治者最贪得无厌,苛捐杂税多如牛毛,而且丝毫不体谅百姓生计艰难,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。 有些心地尚善的东吴地方官不忍见老百姓受算赋和口赋的敲诈,没有在当地征收人头税,比如会稽太守车浚和湘东太守张咏。虽然他们的做法是对的,但却不符合东吴统治者的利益,公元276年,暴君孙皓将车浚和张咏斩首,理由就是不上交当地的人头税。 车浚、张咏被杀后,他们的人头被孙皓的使者徇行诸郡,意在警告:谁敢废除人头锐,车浚和张咏就是他们的下场。东吴在强行征缴人头税之外,还不定期的征调鹿皮、麂皮、孔雀、水牛皮等物,这是典型的“苛捐杂税”,和户调不是一个概念。 至于蜀汉,因为史料严重短缺,不清楚蜀汉是否实行了户调制度。在蜀汉灭亡后,中原士人在讨论诸葛亮北伐得失时,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:“诸葛亮……无岁不征,未能进咫尺之地,开帝王之基,而使国内受其荒残,西土苦其役调。” 蜀汉因为连年兴兵北伐,发动百姓服劳役是在所难免的,甚至包括妇女。杨洪在诸葛亮问他是否应该强攻汉中时,说过:“男子当战,女人当运。”不过这都属于正确的劳役范畴。关键是“役调”中的“调”字做何种解释? 在我们的印象中,蜀汉国土狭小,再加上不断发动战争,经济压力可想而知。实际上蜀汉经济的整体基础还是不错的,蜀汉与魏、吴的经济形态相比,有一个特别的地方。蜀汉的经济支柱,除了粮食之外,还有生产力强大的纺织产业。 蜀汉灭亡时,官方统计的存粮有四十万斛,但这还不是蜀汉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。除了这四十万斛粮食,还有蜀锦、绮、彩、绢各二十万匹,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。 诸葛亮曾经说过:“今民困国虚,决战之资,唯仰锦耳。”可见蜀锦的内外贸易才是蜀汉财政收入的大头。当然蜀锦自古已有,非自蜀汉政权建立才有的。刘备占领益州后,就曾经赏关羽、张飞、诸葛亮、法正每人一千匹蜀锦(《华阳国志作“万匹”》)。四千匹(或四万匹)蜀锦随手就赏人了,足见蜀汉的纺织业发达到了什么程度。 |
第124节_势分三足鼎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三国往事闲弹在线阅读_姜狼豺尽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,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。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 [xg-436 t:218-52847]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:0d0e7 大小:5K 缓存保留时间:14400分钟 |